来源:广安日报 | 浏览量: | 【字体:大 中 小】 | 分享到: |
2022年12月26日一大早,在广安区肖溪镇白沟村5组的广安市绿旺家庭农场旁边的地里,业主白含宦正挽着袖子,带领10多位村民一起种植油菜。旁边,还有一辆拖拉机正在旋耕开荒。
“我们正在开荒100亩地,种油菜和玉米。”白含宦说,他是土生土长的肖溪人。2019年以前,一直在外地打工。每次回到家乡,看到撂荒地没人管,他便觉得惋惜。
“这么好的土地荒着,太可惜了,再加上乡镇干部经常上门,给我宣传回乡创业的利好政策,我就下定决心回乡创业。”白含宦说。
2019年,他注册了广安市绿旺家庭农场,流转土地630亩,主要种植水稻、小麦和大豆,还养殖了几百只土鸡。2020年,白含宦又先后注册了广安区白沟生态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和广安区拓荒机械设备有限公司,种植黄精、枳壳等中药材,为周边乡镇提供农业机械服务。
“药材种植一般要4年才能见成效,目前还处于管护阶段。家庭农场这两年效益还不错,年均收入30余万元。”白含宦说。
回乡创业受益的不仅是白含宦一个人,还有周边的村民。
“家庭农场和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我们采用绿色种植,全部用人工锄草,不打农药,种出高质量的药材。”据白含宦介绍,在用工高峰期,他要聘用100余名村民,平时闲时也有50余人。在基地务工的村民,每月能获得务工收入2000余元。
“各级党委政府对我们返乡创业的人非常关照,为我们提供土地、税收、金融、水电气等方面的政策支持,还时常派技术人员来指导我们科学生产。”白含宦告诉记者,他还参加了广安市2022年高素质农民培育(经营管理者)培训。通过培训,他对农业产业发展的思路更清晰,目标更明确,对公司的管理也更规范。
“我打算把村里的撂荒地都利用起来,发展种植、养殖产业,带动大家一起增收,助力乡村振兴。”白含宦表示。(记者 卢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广安市人民政府 www.scramblenow.com
Copyright 2017 All RightsReserved
网站标识码: 5116000002
主办单位:广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网站联系电话:0826-2343100
蜀ICP备18036616号-1
川公网安备 51160202511682号